用 小米MIX 2S 记录风城的每个角落
许多朋友对新竹的印象,除了贡丸与米粉外,应该就是全世界最顶尖 IT 产业聚落 新竹科学园区,但其实新竹除了名产与科技外,还有许多值得一瞧的景点,应该说从你踏进新竹的那一刻,就已经在值得一瞧的景点里。这次 Kisplay 就用半个在地人的身分,用小米最新推出的 MIX 2S,让最新的 AI 相机搭配 AI 超感光双摄与 AI 场景辨识,带大家走一遍 Kisplay 最喜欢拍照的几个景点给大家。
一踏进新竹就是景点 - 新竹火车站与新竹高铁站
无论你是搭火车或是高铁,只要你一下车,你站在的地方,就是新竹最美的景点。
新竹火车站是在 1893 年启用,但目前的建筑外观是在 1913 年完工,这结合了巴洛克与哥德风格的建筑物,就一直保留到今天。但原本新竹火车站前广场腹地并没有妥善规划,所以之前都让人感到非常混乱,一直到这两年重新整治规划后,变得焕然一新,也更显出建筑物的美感。
新竹车站的建筑本体,是台湾现役车站中最古老的,也被列为国定古蹟。
车站无论在白天或是黑夜都有不同的美感,我特别喜欢晚上来这里,因为夜归的人们身上都带着一整天的故事準备返家,这时候人们的表情,似乎比起白天更无防备,也更无武装。
在夜晚时于车站对面的广场拍摄,搭配车辆流逸的光轨,显出这百年建筑物正以原始的样貌来面对新时代的冲突感。
新竹火车站后站新搭建了客运转运站,舒缓了原本前站壅挤的交通,乘客只要通过地下道就可抵达,非常方便。
转运站外围虽然较为空旷,但也慢慢增添了一些装置艺术,如兼具功能与设计的走廊,非常吸睛。
新竹高铁站与新竹火车站有着完全不同的样貌,屋顶撷取客家围垄屋元素,搭配科技感十足的大面玻璃帏幕所构成,是极具现代感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在 2006 年拿下台湾建筑首奖,也是我最喜欢的车站之一。
新竹高铁站总是我从新竹出发到外地工作的起点,每每都是匆忙来这赶着最近的一班列车北上,傍晚充满疲惫但有收穫的身躯回来这里,但只要一有空档,我总会拿起手机多帮她拍两张照片。
新竹高铁站附近的高楼耸立,有许多办公大楼与住宅大楼,不少必须与新竹科学园区厂商们合作的外商,都在这些办公大楼驻点。
从历史中找到新的起点 - 新竹之心
沿着新竹火车站前的中正路步行几分钟,就可以看到一座古城被繁忙的交通所围绕,新竹人称他为东门城,或称为迎曦门,是清朝时修建竹堑城时的东边城门。那有西门城、北门城或是南门城吗?当时的确是有的,西门城名为挹爽门、南门城为歌薰门、北门城为拱宸门,另外还在城墙外有护城河。但目前只有迎曦门与部分护城河留下来,后来整治规画成为新竹之心,与护城河连成一线成为河畔公园。
沿着护城河走进地下道,就可以进入新竹之心的园区内,从傍晚开始,这地下道与新竹之心园区中,都有非常多舞蹈团体在这里练舞排舞,也算是一大特色。
园区中还留有旧城墙的遗迹。
拍摄时旁边刚好有练完舞的新竹高中同学,立刻就邀请他们来拍下这张照片,年轻真好!
晚上当然还是要来一张车轨搭着古城门的照片,我就是喜欢拍车轨啊!
护城河畔除了绿化的公园外,街道旁也有很多特色餐厅与酒吧,一边散步一边找家店喝杯酒,让人感到惬意。
在新竹之心四周保留了不少历史建筑,都有重新规划整修过,让历史建筑重新找回自己的价值,就像影像博物馆,除了定期播放电影与展示影像文物外,还开放艺文团体于剧院中演出。
还有原为新竹街役场的新竹市美术馆,也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历史建筑。
紧邻在美术馆旁的,就是新竹市政府,这栋建筑原为新竹州厅,是在 1925 年建成,也将近 100 年历史,目前依然作为新竹市最重要的行政办公区。
就在新竹市政府的斜对面,也是在日治时代所建设的东门市场,在当时是极为热闹的区域,不过后来转型成为菜市场。
既然会介绍,就不可能只有菜市场这幺简单,在菜市场结束营业后的傍晚开始,转身一变成为热闹的特色饮食街,有日本料理、串烧啤酒屋、特色小吃店…非常多元的餐饮街,让晚上的市场一点都不冷清。
在市中心还有许多游客指定一定要来访的新竹都城隍庙,创建于 1747 年的城隍庙,是位阶非常高的城隍庙,每年在中元节时,都城隍会有出巡活动,游行队伍非常壮观,是一大特色。
庙宇中的匾额与题字,都是历史文物,像是金门保障的匾额,就是光绪皇帝所赐。
城隍庙周边的新竹特色餐饮也非常知名,像是新竹肉圆就是非常特别的,我也是来新竹后才知道有这幺小颗而且里面是红糟肉的肉圆。
新竹市的古蹟非常多,走在路上经常可见非常有历史的建筑物,这些都是好不容易才保留下来的建筑,在城市进步同时,也不可以让历史的痕迹消失在时间里。
找寻太阳落下的地方 - 17 公里海岸线
新竹除了城隍庙外,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应该就是南寮渔港吧。但除了南寮渔港外,绵延 17 公里的 十七公里海岸线单车道,也是许多游客必访的点。
南寮渔港正确名称应为新竹渔港,但大家叫习惯后似乎也换不回来了,他原本是非常重要的远洋渔港,但近年来因为规画得宜,让南寮渔港转变成为新竹观光重地,其蓝白的地中海风建筑是一大特色。
近期南寮渔港重新整修规划,除了将腹容量扩大外,也加入了不少兼具功能与特色的点,例如最近正当红的鱼鳞天梯就是之一。
特色建筑外,也别忘了它其实还是渔获量不小的渔港,也具有观光渔市,逛完累了也可以到渔市场里买些生鲜鱼货回家料理。
沿着十七公里海岸线南下,除了海岸风情外,我个人最喜爱的是陆桥,尤其是朝山晒船桥与香山竖琴桥。
朝山晒船桥的样子,就好像把一艘木船翻过来晒乾保养的样貌,我个人是觉得他比较像飞船或是太空船。
除了外观像太空船外,桥的内部也非常特别,真的就像太空舱一样。
拍摄当天刚好桥内有一小摊积水,刚好来拍摄倒影最合适了,没想到拍起来更加迷幻有科技感,太幸运了!
晒船桥旁还有一座香火鼎盛的寺庙 朝山天后宫,晚上拍起来也非常庄严。
香山竖琴桥是我最常拍摄的景点,因为他实在太好拍了,没想到拍摄当天桥梁的照明灯似乎故障,而且过两天想再去补照片时也没点灯。不过幸运的是,没有点灯也有他的风情,所以也拍了很多照片。
竖琴桥建议可以从日落前半个小时就先过去,因为那边的夕阳非常漂亮,如果又刚好有通红的晚霞,绝对会让你拍到停不下来。
竖琴桥加上车轨就是这里最经典的照片了,抓好角度佔好位置就可以开拍了,不用怕那边很偏僻晚上会危险,因为绝对会有其他摄影爱好者会在你旁边跟你一起拍照,也可以互相交流心得。
横贯新竹的活水 - 头前溪
头前溪是串穿新竹的主要河流,也是新竹最重要的一条河,因为全世界的 IT 产业调靠着这条河,才能生产出更多厉害的晶片与面板,他就是供应新竹科学园区工业用水与新竹民生用水的重要河川。
河川上有许多漂亮的桥樑,其中我最喜爱的是这座中正大桥,他白天时其实看起来非常不起眼,但一到晚上时整个气势就非常惊人,先让大家看一下缩时影片。
中正大桥每隔一下子就会变换灯色,每个颜色都很美。
不过绿色与蓝色看起来有点阴森,在桥下拍照有点恐怖。
头前溪畔有许多拦沙坝,一块块的就像豆腐一样,许多摄影师都戏称他为豆腐岩,但是刚好遇到枯水期,没办法拍出如丝绢般的流水,只好拍摄豆腐乾给大家看。
对岸的竹北河岸第一排豪宅,加上倒影也很美,虽然拍不到豆腐汤,拍到美丽的建筑灯色也不错。
其实新竹的景点不仅是这些,而且在前面聊到的景点中,还有更多的秘境可以去探索,例如 17 公里海岸线上的渔港、头前溪上的更多美丽桥樑、新竹市中心的古厝与小吃…都是值得好好用双脚慢游,拿起你的手机拍下的景点,有机会再帮大家介绍。
那幺用 小米MIX 2S 真的可以拍出好照片吗?大家可能觉得拍下来的照片顶多只能在萤幕上看看,要印出来就破功了?为了验证这点,Kisplay 特别挑了三张我喜欢的照片印製成无框画,底下印出的无框画大小为 20 x 30 公分,其印出品质非常好,没有特别说,还以为是单眼相机的作品。当然要印出更大的作品也没问题,若要做成写真书当然其解析度与画质也非常优异。不过这次印製无框画时有小小的缺憾,因为手机拍摄出来的作品为 4:3,但找了许多家无框画的製作商都只有 3:2 的比例,为了画面的完整,只好把下方的浮水印裁切掉。
小米MIX 2S 功能特色
最后简单地把 小米MIX 2S 的功能特色简述一下,小米MIX 2S 搭载再次缩窄边框的全面屏 2.0 外,还配备高通 Snapdragon 845 处理器与无线充电功能 (Qi 协定,7.5W 快速充电) ,还能实现 AI 人工智慧与 AR 扩增实境体验。
小米MIX 2S 拍照项目获得 DxOMark 评鉴为 101 分,除了配备 1,200 万画素广角镜头 + 1,200 万画素望远镜头,以及 Sony IMX363 感光元件之外,还具备 1.4μm 超大像素、光学变焦、OIS、Dual PD 全像素双核对焦。
后纪
纪录新竹是我一直想要做的事情,但一直没有动力与时间进行,藉着这次的主题,让我有机会把我喜欢的新竹景点一次拍下来。虽然时间很短,拍摄期间虽然都没下雨,但都是闷热多云不见蓝天的天气,加上种种突发的意外(豆腐岩没水、竖琴桥没开灯、南寮渔港整修…),不过因为 小米MIX 2S 优异的拍摄能力,也拍下了不少满意的照片,如果有机会,希望可以进行更多深入的介绍。
小米MIX 系列手机是我对小米改观的手机,因为他的外观设计跳脱了一般智慧型手机的侷限,全面屏的设计也让他变得更具特色。小米MIX 2S 更是其中翘楚,这次加强了拍照功能,在不到 17,000 台币的售价,居然有这幺出色的拍照能力,真的是非常超值的一款智慧型手机。这次的用 小米MIX 2S 纪录风城的专题就在这告一段落,接下来要拍哪里呢?欢迎大家提供更多景点给我。
本文由台湾小米委託撰写